關中人實在,出門從為空著手,尤其走女家,扎一擔鮮火精巧的花糕,既顯夸了娘家也,抬高了女兒的身價。久而久之,便成了一種習俗,這就是關中的花糕會,一種最熱鬧,最紅火,更能體現黃土地人心靈動與拙樸的會。
“花糕”分開為“花”與“糕”。糕為面食所做,形如一只倒扣的面食,層層疊疊,每層夾有紅棗、花生、桂圓、蓮籽(或栗子),再配以紅糖、芝麻、青紅絲之類,取“早生貴子”之意;ň透钱悜B紛呈,溢彩流錦了,各家喜好不同,選擇也就不一,有面食、蠟油、蘿卜、絨緞...
做花是個細法活兒,手巧心細的人家,自己動的手;心粗手拙又極好體面的主人,便請來村上三五個老婦,炕頭上盤膝而坐,嘴上閑不住,說上些
家長里短的話兒,手也不停,一邊兒捏捏弄弄,刻刻劃劃的。待到花做好了,插于糕上,盛在特制的柳編籃中,團團簇簇,水水靈靈。的牡丹、芍藥、海棠、玫瑰,雜似鳥、獸、蜂、蝶之類的吉祥物,或揉捏些個戲劇人物,個個活靈活現,憨態可掬。你真不能相信,粗樸的關中,也有這般玲瓏心巧之人呢!
關中自古雄渾粗獷,在這黃土地上摸爬滾打的鄉民,行事便放浪、粗豪,一個個愛顯夸好張揚,遠村為如近鄰,有女出嫁,就有一路上挑來的花糕,本該從村西進,偏就繞到村東,從村南人,偏就挑到村紀,一街兩行,投來許多欣羨的目光!皣K嘖、絕了,絕了!瞧,那才叫水色色!”挑擔人受了鼓舞,擔兒悠了,腰身更悠,那姿那勢,似扭秧歌兒。娃崽們愛湊熱鬧,一群一伙地追疥逐膈,手癢了,心動了,悄悄兒摘了一枝來,若被發現,挑擔人也不慍不怒,只是爽爽地說:“莫慌,莫慌,還沒到時辰呢”。說完,又灑一串朗朗的笑。
說實在的,這花糕送給女家,也就是讓娃兒搶讓大人品頭論足的。誰家越搶得快,搶得早,自然女家歡喜,娘家人臉上也便生了許多光彩。